向資本開刀?如何理解這波政策"大優化"

回覆文章
admin
Site Admin
文章: 513
註冊時間: 2020-07-10, 20:00
點讚了: 32 次
被點讚了: 9 次

向資本開刀?如何理解這波政策"大優化"

文章 admin »

觀察者網 前天
以下文章來源於底線思維 ,作者陳經
風雲學會會員,《中國的官辦經濟》

平臺監管、整治飯圈、雙減政策、限制遊戲、反腐倡廉、掃黑除惡……

最近,國內掀起了一輪密集的政策調整,不僅涉及政商關係這樣的政治話題,還包括教育、互聯網等和普通民眾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力度之大、範圍之廣,也讓輿論出現了一些不理解:又要一刀切?又搞運動式治理?

但如果我們跳出短期視角,從更長遠的歷史影響來觀察這輪政策調整,也許會有不同的理解。

5000年來最好時代的大優化

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後,變化極大,改革的動作不可謂不大。但是具體的做法上,卻是正宗的科學優化。
改革有明確的方向,從起點到出階段成果後回顧,會發現變化很大;但是中間的過程,卻不是理想主義的“一步到位”,而是有反復試探、微調的優化過程,非常需要實地收集資訊調研,可以沒有理論,但不能沒有實踐。

中國的改開是人類歷史上沒有過的“大優化”,其成果已經震憾世界。工業化與現代化是基本成果,但並未超過發達國家。
疫情讓人們意識到,中國有走向人類社會新境界的能力與潛力。別國做不到的,中國做得到;別國化解不了的矛盾,中國可以優化。

改開的動機,救亡圖存的意義更多,並不知道何為優化,摸著石頭過河。
最終幹成了“大優化”,過程不僅沒有停止,還進入了有意識的主動優化階段。

生存不是問題,與世界最強的美國博弈,也有信心扛住。
但中國政府的目標是什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意義是什麼?

和平發展不是口號,而是基於人類博弈的必然選擇。
中國已經明言,永遠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共同發展,永不稱霸,維護世界和平。
中國已經有規模宏大的實際行動,到全球發展經貿關係,以基建為抓手,積極創造合作共贏的機會。

現代不是古代,漢唐的強盛,可以學習借鑒復興的是文明。
無法複製也不需要複製的是與周邊地區乃至全球的關係,無論是傷亡慘重的互相征戰,還是羈縻、反叛,都應該被現代平等互惠的國家關係所取代。
這是時代的進步。

偉大復興,是讓中國再次散發出人類頂峰文明的光輝。漢唐燦爛的文明影響世界致為深遠,是古代世界的文明高地。中國已經具體條件,向這一目標前進。

超過美國不是目標,也無法定義。誰強誰弱,可能長期沒有結論。美國不會象蘇聯那樣解體,用戰爭判定強弱過於殘酷,也不會發生。但是文明的競爭是存在的。

美國種種倒行逆施的霸權主義行徑暴露無疑,全球號召力明顯在走下坡路。
但由於人類博弈的方向,註定了各國內部發展才是關鍵。實力再強的國家,也不可能通過外部侵略、興風作浪、顛覆,去化解內部矛盾。
美國兩黨都有這樣的認識,認識到外部維持帝國架子付出代價過大,要關注內部事務。

人類文明遠沒有到終點,需要探索。資訊化社會新的生活形態剛出現沒多久,只是起點。
最有資格探索未來的,只有中國和美國,是綜合國力與資訊化實力都排最前的兩國。
因此,美國人也關注近來中國的改革,甚至罕見地對互聯網公司、教育領域的整頓表示贊同。

從宏觀體制與微觀結構,美國內部矛盾重重,維持生活就手忙腳亂。
美國政府需要搞“低息經濟學”等所謂的新理論瘋狂增發貨幣混日子,實際是“舊瓶裝新舊”,不過是透支濫用政府信譽,並不是什麼新文明。
中國只能率先獨自探索。

新時代、新特徵

因為有改開的成功經驗,以及持續優化出的綜合國力、宏觀微觀結構,中國已經開始了新的文明探索,開始了新的“大優化”。

這次的目標,與改開的初衷不同,有些領域甚至可以說是相反的。這也並不奇怪,世易時移,情況變了目標也得變。人口發展目標就明確切換了,計劃生育已經改為促進生育。就算仍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也已明確有變。

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的論述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這個論述非常正確,也得到了較好解決,但也有新的矛盾產生。2017年十九大報告,主要矛盾的論述已調整為:

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

這個論述也很正確,總量已經有很大進步,還需要繼續發展生產力,但是不平衡也要關注,分配需要改革。

十九大主要矛盾論述的前瞻性,在近幾年的生育資料得到了驗證。這並非小事,是嚴重影響長期經濟增長潛力的大事件。其長期重要性已經到了不解決不行的程度,可以說解決不好,國家未來就面臨根本威脅。

解決的辦法,是繼續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但是發展出的生產力,不僅是為了“強國”、“崛起”等自然成果,更重要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發展要平衡、要充分。

互聯網公司,有代碼無限複製的效率,有新管道降維打擊的優勢,繼續深入越來越多社會生活領域是自然趨勢,IT要深入改造幾乎所有社會生活與產業。但是這種生產力,能不能化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答案是清楚的。如果不監管、不引導,資本邏輯滲透很深的互聯網公司,就會按照資本不斷擴張自身的意志行事。

資本家個人完全可以是胸懷天下的慈善家、大英雄、犧牲者。
但是按資本運行的邏輯,有追求負責任的資本家,本就應該以股東的利益為最高準則,法律模糊允許的框架內,努力經營、大搞創新,實現資本的長期增值。
如果背棄了這個邏輯,就會有其它的資本成長起來,將其取代。

全球的實踐已經說明,資本的邏輯不僅不能化解人們的博弈困境,反而會導致更為惡化的博弈選擇。

當人們需要休息的時候,資本希望人們完成更多工作,提高效率、增加時長。
當社會需要縮小貧富差距時,資本獎勵富者,資本收益增長率持續高於工作收入的增長。
當社會需要理性消費時,資本深入發掘人們種種心理弱點,通過娛樂明星引領消費,甚至發展到直接操縱飯圈粉絲。
當社會需要男女平等和諧生活正常生育時,資本鼓勵分化,將少數特例做成標配,人們或沉迷于美容、或為成為少數高收入者而奔忙。
當社會需要公平分配時,資本引入金融利器,甚至直接發行虛擬貨幣,或通過炒作波動將普通人的工作所得掠奪一空,或將未來數十年收益直接套現,不確定性留給社會公眾。
當社會需要公平正義時,資本主動與政府內部人員合流,或搞政商旋轉門,或大搞無孔不入的腐化侵蝕,加劇了社會矛盾。

資本有其積極進步的一面,能夠將素不相識的大量人群組織起來,自發地實現商業流通與技術進步。
但是在資訊博弈的框架中,對於資本的正面作用與負面傾向,都要有正確認識。

筆者以為,中國近年來最大的驚喜或者說意外,並非經濟實力或軍事實力超預期暴增,這在十多年前就可以預期。
真正意外的是,中國政府展現了高層次的戰略思維與破局能力,在反腐、限制資本等問題上,有了開啟新格局的能力。
政府與資本的關係,從之前混沌不清的狀態,到有脈絡可尋,為優化社會博弈提供了充足動力。

在平臺壟斷、金融監管、飯圈亂象、教育雙減政策、遊戲產業未成年人保護、房地產調控、生育政策調整、收入分配、共同富裕、政商關係、掃黑除惡等多個領域,中國政府都在進行脈絡一致的操作,並非忽然興起運動,而是有多年來循序漸進的邏輯。

具體的操作細節,按“大優化”的原則,並非重點,有問題需要試錯微調在所難免。充分調研收集資訊、科學分析調整政策,是高水準政府官員的拿手好戲與本份。
真正重要的是整個框架與方向,探索人類新型文明的堅決姿態與成果,有大行動、有良好社會效應,這是世界各國獨有的。

因此,中國知識理論界與資本先富能夠正確理解政府意圖。從根本上來說,資本家和理論研究學者都是人,有人的善念,也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不得已。向哪個方向發展,是社會整體狀態決定的。

積重難返的社會深陷泥潭,空有口號目標,手段極端,做不成優化只有破壞,如美國人氣參議員桑德斯的“社會主義”大招。
中國以科學優化為手段,社會整體崇尚科學與實踐,排斥謊言謬論,對幼稚空洞的理論忽悠早有警惕。
因此,比起美國,中國更能引領人類社會發展的未來方向。

Alexis Wong
文章: 4
註冊時間: 2021-07-21, 11:53

Re: 向資本開刀?如何理解這波政策"大優化"

文章 Alexis Wong »

人家係用個金融市場來創造財富,吸引資金。我哋中國政府就掉轉來做⋯😅

監平監賤批地,提供低息融資俾幾乎氣絕身亡嘅Tesla喺中國生產,讓人家股價從US$400非正常US$700以上,創造財富之餘仲順手批股集資; 自己反而一手拔喉謀殺中國嘅民營企業⋯⋯

真是粗暴兼笨拙的監管層!

admin
Site Admin
文章: 513
註冊時間: 2020-07-10, 20:00
點讚了: 32 次
被點讚了: 9 次

Re: 向資本開刀?如何理解這波政策"大優化"

文章 admin »

中國政府展現了高層次的戰略思維與破局能力,在反腐、限制資本等問題上,有了開啟新格局的能力。
政府與資本的關係,從之前混沌不清的狀態,到有脈絡可尋,為優化社會博弈提供了充足動力。

平臺壟斷、金融監管、飯圈亂象、教育雙減政策、遊戲產業未成年人保護、房地產調控、生育政策調整、收入分配、共同富裕、政商關係、掃黑除惡等多個領域,中國政府都在進行脈絡一致的操作,並非忽然興起運動,而是有多年來循序漸進的邏輯。
平臺壟斷是這幾年才尖銳化的.亜裡巴巴和騰迅以大數據平臺,支付系統,龐大用戶,無限創新.策劃經濟能力,直追國家.但最大股東,來自國外.而美國濫印美元,可買起這些中國互聯網巨頭.這些中國互聯網巨頭,以八爪魚式的擴張,可輕易擊敗國內各行業的競爭者.

中國應否讓市場哲學,贏者通吃? 應否讓外國資本控制中國的大數據?

若政府主導平臺,會不會因不做不錯,毀滅創意?

若政府擁有大數據,但讓平臺公司有使用權又如何?

回覆文章

回到「國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