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七年

回覆文章
陳敏明
文章: 5
註冊時間: 2021-07-06, 11:56

佔中七年

文章 陳敏明 »

佔中已是七年前的事,而2019的動亂亦兩年了,局勢已經大變,是時候作一些檢討及展望,希望大家能集思廣益,畢竟我們都期望香港有一個美好的將來。😊

七年前應朋友之請,談談戴耀庭發起佔中之事,這只是遊戲文章,望各位賜教 ! Ming

佔中隨想 Ming 2014/07/12

上星期七一遊行及佔中預演已經結束,但明眼人都知道事情不會就此完結,更大的動亂還在後頭,自回歸後香港整體環境每況愈下,就 好像明朝末年,每個人都知道有問題,但又無人真的知道如何解決,全國上下在吵嚷或沉默中等待國破家亡!作為土生土長,熱愛香港的我們,面對此情此境,能不悲乎!

是的,我們不甘心!香港由一個難民擠擁的破落港口,經兩代人的努力,發展成為世界級的大都會,我們從不仇富,不自怨自艾,我們努力工作,官、商、民整體關係 融洽,大部分的香港人對前景充滿信心,認為明天會更好、、、但如今這些全都變成鏡中花,水中月。為何回歸十七年就全變了樣?香港現時猶如末期癌症病人,靜待日子的到來。但為何一個好端端的壯年人會無緣無故的生癌呢?就算是真的是末期癌症,也要找出病因,作為治療的最後希望也好、往後的歷史教訓也好,甚至是 死因研究也好,都要找!總不能死得不明不白呀!

要找原因就要有理性的態度,好像科學實驗,講事實,擺道理,實事求是,是其是,非其非,簡單空泛但激情的政治口號通通不用,以訛傳訛嘩眾取寵式新聞不要。但求真、求是。

香港的由一九五零年算起,交了六十年的好運,但如果掌握洽當,再來六十年又何難!何解?

一、中國人最要面子,北京政權亦不例外,如果在英國人管治下香港繁榮安定,回歸到中國後香港衰敗,你叫北京的面往那裏放?所以回歸後一段頗長時間,北京對香港幾乎有求必應,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北京全力支持香港繁榮安定是不爭的事實。

二、適逢中國大陸經濟起飛,二零一零年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有望十年內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香港作為全中國最大的金融中心,最先進及開放的城市,最佳的營商環境及世界級人才集中地,中國不利用香港才怪,捨港其誰?此等商機真的百年難得一遇!

三、香港作為中國一特區,毋需繳稅中央,亦不用負擔國防開支,內有中國廣大市場作腹地,外無敵國環伺。此種獨特的政治、經濟、地理優勢往那裏找?

以上種種機遇,在新加坡技術官僚眼中,簡直是夢寐以求!香港如運用得當,真有如香港俗語所說:"想唔發都難!",但現實呢?當然和以上美好推測南轅北徹。世間所有事情皆有因有果,那我們就好好找出原因吧!

研究香港問題不可能只是研究香港,因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更要研究中國,要探討中國問題,同樣的要看世界政治、經濟的大環境。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可謀一時之謂也。所以讓我們先看看回歸前後的世界大勢吧!

香港回歸中國是歷史宿命,誰叫英國人當年只簽一條只有九十九年的條約呢?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與西方是准同盟關係,彼此合作對付共同敵人---前蘇聯。中美建交及密月期都在這段期間,但大家不要忘記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文革還在進行中,人權狀況,經濟自由度亦是中國近代史最差的一段時間,但西方鮮有批評中國,何解?盟友嘛! 我與你結盟並非你的人權狀況,而是為了我的國家利益。大家不妨看看美國有否批評他們在中東的盟友,沙地及以色列?明乎此,大家就不用太介懷西方的人權准則了。所以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回歸議題出現後,除了英國不願放手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基本上不反對,不支持及不插手。所以甚麼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等皆能順利完成。

問題出現在一九八九年,這一年是世界近代史劃時代的分野,東歐變天!隨後幾年蘇聯解體,這翻天覆地的變化徹底改變了二戰以來的政治格局,中國一下子由西方的准盟友變成准敵人!要知道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西方和中國建立准同 盟關係並非欣賞中國的人權狀況、政治制度或文化,是因為要對付更強大的對手,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政治決策。但於今此強大敵人不復存在,從意識形態,政治制度,文化背景中國都順理成章的成為西方,主要是美國的頭號潛在敵人。更加上一九八九年的六四事件,使西方認定中國為替代前蘇聯的不二人選,這問題就來了。

在過去一百年西方成功支解兩個宿敵帝國,第一個是鄂圖曼帝國,從六百年前至第一次世界大戰鄂圖曼帝國都是西方的心腹大患,強盛時代的鄂圖曼帝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洲,數次兵臨維也納,但從宗教、政治、經濟、領土都跟西方 格格不入,衝突戰爭不斷,西方窮數百年之力,終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功支解此宿敵,只剩下一個不成氣候的土耳其。至於前蘇聯,西方利用其弱點,在軍事,經濟,宣傳等手段着力,使前蘇聯一夜垮台,大家都耳熟能詳了。現在輪到中國了,以西方的經驗圍堵支解宿敵是無所不用其極的,特別從對手的軟肋下功夫。中國的軟肋多的是,主要是因自身問題,但最現成、最能為西方所用的,非香港莫屬。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經濟上仍處於起步階段,在金融、經濟等很多方面要依賴香港,加上香港人普遍的六四情意結及恐共、反共的心理,使北京對香港不能硬。一九八九年是中國跟西方關係的分水嶺,西方在決定對付中國後,英國就成為西方在香港建立日後圍堵中國最主要的推手,以英國一個老牌殖民主義帝國來說,如何部署從殖民地撤出後仍保障帝國的利益,簡直經驗豐富,駕輕就熟。如果我們不善忘的話,應該記得在上世紀這段期間英國在香港問題上的態度是如何南轅北徹,首先在一九九二年派遣彭定康----一 位政客代替外交部文官出任末代港督,再推出政改分案,完全推翻在八十年代英國外交部跟中國簽署的文件及協議,中方稱為三違反,當時的英國外交部官員為此而憤憤不平,大家可讀讀柯利達回憶錄,就可知大慨。但柯利達等文官不明白,或明白但不接受,在西方決定要香港成為日後圍堵中國之前哨時,他們在八十年代跟中方努力談判的成果是註定要付諸東流的。從九十年代初至回歸之日,英國在香港部署以下數件日後重要之工具:

一、建立強大的反對派(以後稱之為'泛民')。

二、建立強大的反中傳媒,蘋果日報就是在一九九五年時,由李柱銘、揚森帶同黎智英在前港督府與彭定康敲定的,日後蘋果日報所作所為大家有目共睹。其次在政府屬下的香港電台部署反中、反政府員工,掌握日後特區政府的喉舌。此外香港記者協會及外國記者協會在日後關鍵時刻亦發揮一定功用。

三、建立親西方、反中的司法系統,這簡直是小菜一碟,香港司法界從意識形態、價值觀、文化取向等本來就是親西方的。

四、以學術自主的理由下,利用教育機構作宣傳、鼓吹反中、反特區政府,並以此種意識形態教育下一代,達至薪火相傳的目的,其中表現佼佼者首推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及教協。

五、成立大大小小反政府、反建制的民間組織。本來這種壓力團體是不需要扶持的,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不過香港在殖民地時代這種團體是被壓迫的,很多根本難以生存,但九十年代後港英政府便放任不管,終至於現在百花齊放了。

等以上部署完成之後,英國人亦光榮撤退了,而香港的衰亡協奏曲亦同時响起!平心而論,即使英國人部署得如何精密,如果沒有內在因素,此等部署也未必能奏效,所謂外因通過內因而起變化也。問題在於香港人主要是由逃避共產黨統治而逃亡香港的難民或他們的下一代組成,心底裏對共產黨高度不信任,恐共、厭共根殖於他們的潛意識中,加上一九八 九年的六四事件,更令香港人反感,所以為甚麼日後西方運用這些部署的工具時,會是如此的得心應手了。

現在讓我們好好利用我們的記憶,看看這些精心部署,或有人稱之為'埋雷'是如何運作的。前高官陳方安生在下台後經常批評特區政府,說特區政府違背了'行之有效的制度',所以導致管治困難云云。但特區政府又是如何違背了'行之有效的制度',以至管治困難呢?我們可以分開幾方面來論述;

一、政府的管治架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英國管治香港無疑是成功的,在這裏所指的成功是大部分市民能安居樂業,對前景抱有希望,經濟有起伏但總體來說是向上提升。有人會說香港當時並無普選機制,香港人並無權選擇港督及立法會議員,所以港英殖民統治是失敗的!但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認同此種說法。那當時港英政府的管治架構是如何運作的呢?四十歲以上的香港人都應該知道,當時的港督是英廷委派,香港人連商量的餘地都未有,遑論普選!行政方面是行政主導,所有行政、立法兩局官守與非官守議員皆由港督委任,行政局決策,立法局拍板,公務員執行,政令由上而下直達基層,猶如人之大腦指揮手脚,靈活自如,政策大如發展新市鎮、玫瑰園,小如小販管理,說做就做,鮮有被阻撓。不是說港英政府不會犯錯,不過整體的長遠發展對香港是好的。但大家又不妨看看現在特區政府的政治架構,特首是小圈子選舉產生,立法會部分議員由直選產生,但很多政令不出特首辦,行政立法關係一團糟,反對派往往為反對而反對,尤以梁振英這一屆為甚,反對派在立法會以各種議題掟蕉、拉布、集體離塲也好,在特首或主要官員出席公開活動時衝擊他們也好,其目的就是要特區政府寸步難行,施政不順,等特區政府交不出成績時,再以政績攻擊特區政府,這些招數很簡單,但非常實用。梁振英是回歸後三位特首中最想做實事的一位,亦是較强硬力的一位,所以受到的攻擊亦是最利害的一位,以往歷代港督有遇到這樣的問題嗎?如果將當年港英殖民地治港班子放在今時今日的香港,他們又能否做出成績來呢?再舉簡單一例,末代港督彭定康在撤出香港前首創港督立法會答問大會,這是香港殖民地歷史上從未試過,當然以彭定康一介政客用英文應付香港低水平議員是遊刃有餘,加上當時泛民在立法會為他保駕護航,答問大會只是給彭定康多一個表演塲地,但回歸後此答問大會變成持首答問大會後,就成為反對派羞辱特首的好機會了。當年港英殖民地當局還有一件利器,就是直接隸屬港督的政治部,對熱衷於搞政治以至破壞政府施政的人士,輕則判監,重則遞解出境,現今特區政府可以嗎?這是第一件工具發揮的威力。

二、傳媒,以往港英對當時的反對派傳媒,主要是左派報刋控制甚嚴,一般大報為求生存,鮮有跟政府對著幹,政府屬下的香港電台更是政府喉舌,主要功能在為政府的政策保駕護航。反觀現時之特區政府,日日挨罵,除了數份銷量不佳 的傳統左派報紙外,幾乎所有平板、電子傳媒皆以批評政府為已任,其中最賣力者非壹傳媒莫屬!特區政府屬下的香港電台更是一反過去數十年的作風,處處與特區政府針鋒相對,當年的港督何曾遇過此種處境?在言論自由的大帽子底下,一切攻擊政府的言論都被合理法,不管有理沒理,反正攻擊特區政府就是對,因為特區政 府的'原罪'!現時的政府根本無法為其政策解釋及宣傳,須知道罪犯在法庭上亦應該有辯護律師呀!但特區政府欠奉,連自已養的香港電台,理應為你辯護的亦反過來指控你,世界上再難找到像香港特區政府這樣窩囊的政府,極權國家不會有,普選民主國家亦不可能!大家不要以為言論自由是甚麼普世標準,幾乎所有國家的主要傳媒都是為國家利益服務,小罵大幫忙可以,像香港傳媒這樣對待特區政府的,不可能!不相信?那我們就看看十一年前的伊拉克戰爭吧!反正大家記憶猶新,當年美國開戰的理由是伊拉克有'大殺傷力武器'云云,美國主流傳媒跟著異口同聲說伊拉克有'大殺傷力武器',導致百分之八十以上美國人同意開戰,但結果呢?雖然在開戰前有少數獨立思考之士利用已公開的新聞資訊作分析,已經知道伊拉克並沒有'大殺傷力武器',但他們的聲音微弱,而主流傳媒一致同意開戰,以美國傳媒界的精英水平及事後資料分析,他們怎會不知道伊拉克並無'大殺傷力武器',但為甚麼他們公然捫著良心去騙世人呢?很簡單,一切以國家利益為依歸。在這方面他們與在中國的同行,例如兩報一刋並無二致,五十步笑百步而已!類似以上的例子,數不勝數,一句話:為國家服務天經地義也!回頭再說說香港的傳媒,為攻擊政府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公然撒謊,試舉一例,自回歸後歷次大型示威遊行,如六四、七一等,主辦單位所公佈的遊行人數,往往比警方及香港大學的專業隊伍來得要高,但警方數字與港大數字較接近,都在誤差範圍內,而主辦單位的數字往往比港大的高出三至四倍!當然主辦單位所公佈的數字有政治需要,可以理解,但以上星期七一遊行為例,翌日幾乎所有主流報章頭版一致採用民陣所公佈的數字---五十一萬!警方公佈的九萬八千人不被採用,因為警方有政治需要,明白。那香港大學所公佈的十二萬至十六萬呢?為何不採用?香港大學是香港的最高學府,理應值得我們信任及尊敬的,捨港大專業而用街頭民粹本身就是一個問題,難道香港報紙的記者及老總們,有病時是不去看港大訓練出來的專業醫生,而是去看街頭擺檔的郎中?尤有甚者,這組虛幻數字經各大傳媒互相吹噓下,漸漸大家信以為真,世界其他通訊社亦採用,這種弋培爾式'謊言講一百次成真理'的做事態度到底對一向實事求是的香港有何好處?以後香港沉淪,傳媒,特別是壹傳媒要記首功!過去二十年香港人特別是年青的一代已經被香港傳媒這種以偏概全的宣傳手法嚴重誤導,看事情簡單化,行動口號化,以激情淹蓋理性。這是第二件工具的作用。

三、司法系統,問問四十歲以上的香港人,包括大律師們,在二次大戰後至回歸前的數十年中,香港法庭會否跟香港政府對着幹,普通人可否申請法援阻止政府推行大型基建?如果可以,香港那裡來新市鎮、新機塲,香港人如何可以安居樂業?港英當年的統治班子是能幹的,但如果將他們放在今時今日的香港,他們能否發揮功效就很存疑了。這是第三件工具。

四、教育系統,四十歲以上的香港人都知道,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大部分學校,除了少數有政治背景如傳統左派學校外,皆不鼓勵或甚至禁止學生談政治,因為港英當局不悅。所以做成這一代大部分的香港人對政治冷感及無知,香港人對政治熱情緣於六四事件及回歸議題興起。回歸前後的二十多年中,在學術自主的大帽子底下,特區政府不能干預教育,連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有的國民教育也不行!理由---害怕被共產黨洗腦。如果教育就是洗腦的話,那香港現時的莘莘學子皆被教協屬下的會員洗腦!這些學生全被灌輸一種反共、仇中的思想,君不見現時出來示威、衝擊政府大部分都是年青人,上一代的香港人是這樣的嗎?我們不是說共產黨不應該反,共產黨犯的錯誤罄竹難書,但我們只是共產黨統治下中國的一個特區,這是政治現實,不管你喜歡與否,除非你想起革命推倒中共,建立你的理想政治制度,但香港人有這個能耐嗎?就在這種思維教育下,加上特區政府施政困難,社會問題叢生,令這一代的香港年青人感到無奈,燥動,只有上街宣泄不滿,沒有最激,只有更激。年青人熱心政治,關心社會是好事,但前提是要多讀書、多思考充實並提升自已。這本身亦關乎學校教育問 題,但不客氣的說,香港現時的教師普遍歷史知識貧乏,更遑論歷史觀、世界觀了,他們只能拿報章頭版作傳教式宣示,這怎能培養學生有歷史觀、世界觀及獨立思考呢?年青人如果沒有政治、歷史、經濟等方面的知識而又熱衷政治的話,註定被人利用。真不知道拿龍獅旗遊行的小朋友有否讀過中國近代史、香港史?這是第四件工具。

特區政府今時今日的處境除了 對手戰略高明外,北京及特區政府亦難辭其咎,其中港澳辦、中聯辦更要負大部分責任,他們以為和平回歸、順利過渡,只換了人做港督,升不同的旗就萬事大吉了,他們不知道國際形勢的逆轉,香港整體環境之兇險是香港開埠以來所僅見,套用共產黨術語,如果用以上四個方面代表四條戰線的話,就是'四條戰線全面崩潰!'。

香港很多人幢景普選,以為普選可以解決香港大部分問題,情形有如上世紀初為共產主義理想奮鬥甚至犧牲的人士一樣,以為革命成功就可以步入共產主義的烏托邦。我們為何對自已從未嘗試過的事物有如此堅定的信心呢?李柱鉻經常說:"我們等普選等了三十年了,還要我們等多久?",如果他不是無知,就是刻意誤導港人,以他羨慕的英、美普選模式是經過數百年循序漸進演化出來的,凡一步到位實行普選的國家幾乎都註定失敗。如果我們真的要改變我們行之有效的政治體制,亦應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一步到位。

香港如按現時形勢,可推斷出以下幾個可能性:

一、政改拉倒,佔中癱瘓中環,警察清塲,動亂持續,特區政府更難施政,民生更困難,繼而更怪責政府,陷入惡性循環當中,這一屆政府做不了任何事,甚至下一屆亦不能,香港在往後一段頗長時間裡只為些空泛政治議題吵吵鬧鬧,民生、基建、經濟全顧不了!反對派就是以此'兩敗俱傷'為武器威嚇北京,以為北京會就範。香港的反對派太不了解共產黨,如果真的是這樣,'傷'是'傷',不過不是兩敗俱傷,只傷了香港,北京只掉了面子!北京在七年前選了全國五大城市作戰略發展,將香港排除在外時,已經放棄香港了!看看國際會議取消在香港舉行、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並不全依賴香港、上海成立自貿區、、等等。這樣下去,香港的老本還能吃多久?

二、泛民及其支持者得其所願,爭取到他們標準的普選並在二零一七年順利勝出。即使這位新特首不在公開塲合高喊'平反六四!','結束一黨專政!'等口號,你們以為北京會信任此位自已不屬意的人選?相反北京只會對此位新特首及其班子處處提防,那中港關係又會好到那裡去呢?以現時香港對大陸經濟關係的依存度,沒有中國大陸的全力支持,香港可以獨自生存嗎?

三、泛民及其支持者得其所願,爭取到他們標準的普選但在二零一七年由建制派人士以些微比數勝出。你們以為泛民就會好好地做理性反對黨?香港不一定好像泰國紅衫軍和黃衫軍這樣兵戎相見,但類似台灣式政黨惡鬥免不了,香港又能好到那裡去呢?

四、、北京覺得威脅迫在眉睫,提前結束一國兩制,直接由北京派人治港。但可以想像反彈之大,足以摧毀香港。

為今之計,港人應如何自處呢?反對派或泛民有如此能耐是自恃有民意支持,因過去大多數選舉皆有六成左右之選票,所謂'六四黃金比例'之 稱,所以泛民經常掛在咀邊說代表香港市民,無疑有一部分港人是其支持者,但這是否可以代表所有港人而為所欲為呢?那不出來投票的沉默大多數呢?如果以上四條都是死路,而我們又不甘坐以待斃,不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希望能絕處逢生。方法很簡單,既然反對派自恃有民意支持,那在以後所有選舉中用選票把有泛民標簽的政客全轟下台!只要能把六四比例倒轉,那反對派之氣熖自然會被壓下來。當然有些建制派議員能力不濟,甚至不堪入目,但兩害取其輕,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權宜之計。我們並非不要反對聲音,我們要的是理性的反對黨,不是為反而反的激進派。只要能把現時反對派選票壓至一半以下,信息便再清楚不過了。但即使這策 略能取得短暫效果,也非長遠之計,因為現在每年增加的數萬年青選民皆有反北京、反政府傾向,要改變這種現象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能從教育着手,以培養年輕人多元的歷史觀及世界觀,這就要有高超的'拆雷'技巧了。

我們不想做共產黨的奴才,但我們更不想被西方利用作為圍堵中國的馬前卒,以至經濟凋零,民不聊生。我們只想安居樂業,維持父輩為我們辛勞打造出來繁榮安定的香港!

阿明 二零一四年七月十二日

回覆文章

回到「陳敏明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