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大嶼山的新血脈—屯赤隧道

版主: admin1

回覆文章
Ko Chi Kit
文章: 108
註冊時間: 2020-07-18, 22:30
被點讚了: 6 次

連接大嶼山的新血脈—屯赤隧道

文章 Ko Chi Kit »

在2020年12月27日,屯門至赤鱲角隧道(屯赤隧道)正式通車,代表著青嶼幹線【即大家熟悉青馬大橋一段路】不再是往返大嶼山和新界及九龍的唯一道路,香港的城市血脈更加完善。
屯赤隧道.jpg
屯赤隧道.jpg (210.34 KiB) 已瀏覽 284 次
在港珠澳大橋落成的背景下,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成為了跨境的策略性幹道,既連接新界西北和北大嶼山、又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雖然全長只約9公里,但要克服中間龍鼓水道和對生態(特別是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並不容易。在這個帖文將會和大家探討這條新血脈:
Tunnel.jpg
Tunnel.jpg (42.82 KiB) 已瀏覽 284 次
這工程由2011年11月開始前期勘測工程花費了19.1億港元,到2013年6月開始建造,花了448億港元,即總共花時約九年,共467.1億港元。雖然金額巨大,但開通後第四日險象環生。於隧道中45個緊急出入口(通往遮蓋維修通道的活門)中有一個於晚上【約7時30分】彈起,幸好因為疫情交通流量較少,加上隧道管理公司及警方已即時到達現場並封閉該行車線,沒有發生嚴重意外。現時,不少北區、大埔、元朗天水圍屯門一帶的機場巴士已更改行車路線,將會經該路進入機場以節省時間。如果有行駛中的巴士不幸跌落通道,將會帶來嚴重傷亡。
Exit.jpg
Exit.jpg (172.39 KiB) 已瀏覽 284 次


這設計也獲得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一眾成員親身到訪贊同。當中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葉太)亦是視察團其中一員,於Facebook上發佈,片中可見門上有不少負壓的設施,也有緊急消防系統。負壓是因為這是條長約5公里的海底隧道,是全港之冠。工程需要挖鑽項目需要深入海床。因此,相關工程人員要在高負壓的環境下工作,工程師們先要進入一個特別的「加壓居所」,然後再前往負壓的地方工作,每工作一次需時28天,並且需要在工作地方居住一段時間,「加壓」後才可進入工程範圍內工作。可見,建造這條新的城市血脈並不容易。

建造中,團隊也屢次修改設計圖,務求把環境的影響減到最低。工地附近也有不少沉香,是香港較為稀有的樹木品種;工地的大蠔河也獲刊憲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尚未計是中華白海豚出沒的海域……由此可知,這工程和生態密不可分。故此,建設團隊設立了250米長的海豚管制區,也規定船隻在指定航線内以指定船速行駛,以免與海豚相撞,寧願延遲通車去避開整個大蠔灣。
日後當疫情過去,若果你是大西北的朋友,在享受行車距離縮短(減少了13公里)約10分鐘到達機場的同時,希望你都能感受香港建造業的專業和認真。

回覆文章

回到「香城血脈—運輸」